经营不善,盲目扩张:盘子很大,但是每一项恒大都没有做强做精。倒是烧钱的足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挪用预售款,却没有能力填坑;通过商品房变相圈钱
近期,有关房地产项目并购的话题比较受到大家的关注。为了促成并购,甚至连这部分并购的贷款都不算在“三道红线”当中了。
在几乎所有人的印象当中,房地产开发就是一个持续赚钱的行业,并且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但就是这么大家都以为赚钱的行业,却被一些企业霍霍完了。这两年,烂尾、停工、暴雷的房企有不少。这些开发商明明收了购房者的预付款,为什么还能让项目停工甚至烂尾呢?那么到底购房者买房的钱是如何让开发商挥霍完的呢?
经营不善,盲目扩张
这一次恒大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官方给出的说法是恒大经营不善,盲目扩张。确实,恒大作为老牌的房地产企业并没有甘于只在房地产市场当中耕耘。这么多年来,恒大几乎涉猎了大部分行业。就连最烧钱的汽车制造业都趟了一遍。
虽然恒大盘子铺得很大,但是每一项恒大都没有做强做精。倒是烧钱的足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比之下,恒大涉及的其他产业就不是单纯靠钱就能做好做强的了。
所以说,东一下西一下缺少总体规划的扩张,最终让恒大丢了西瓜捡芝麻,一圈下来什么也没捞着。同理,近几年出现经营问题的其他房企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图73007-1:
挪用预售款,却没有能力填坑
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都需要开发商自己先期垫资。但是对于商品房而言,预售制度的出现可以大大加快开发商资金周转的速度。开发商垫资需要的融资成本也就大大降低了。
不过提前拿到预售款,对于开发商来说也是双刃剑。如果开发商对自己把持不住,资金监管不到位的话。商品房开发的预售款快速收回之后,后续的资金支出周期尚未达到。这部分钱就等于躺在了开发商的账上。但是开发商肯定不会让这些钱就这么躺着。用这部分钱继续开发其他项目,或者拓展自己的其他业务就成了常规流程。
就拿海花岛来说,恒大一共要投资1600亿,现在已经投资了800亿。这么多钱恒大都是自己拿出来的吗?肯定不是。这些钱一部分是贷款,一部分是从其他项目挪过来的资金。贷款可以借新还旧,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但是其他购房者的预售款砸进这个项目里就无法随时退出来了。不等海花岛的项目正式运营,这个项目始终都是要垫资的。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开发商明明收了预售款,房子也卖完了,却无法保证项目竣工了。
图73007-2:
通过商品房变相圈钱
开发商应该是通过商品房开发赚钱的。但是现在一部分开发商却开始利用商品房开发圈钱了。商品房开发建设几个月后,就要推动项目开始预售。然后拿到预售款就挪作他用。
从表面上来看,开发商实力雄厚。全国范围内楼盘开发覆盖得很广。从数据来看每个月的销售额也十分可观。但是这些销售额最终的去向却不一定就是项目本身。
这部分开发商就和当时的共享单车和长租公寓一样。就是收取单车的押金和长期的租金然后挪作他用。去其他领域试图投资赚钱。但是其他领域的快钱哪有那么好赚。最终还是暴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共享单车的200元押金想退出来要几年的时间。
图73007-3:
所以说,现在部分开发商就是在利用房子圈钱。拿地、建设只是一方面,拿到预售款做其他事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至于最终这些项目能否交房就全看购房者的运气了。
总的来说,一旦开发商不专心于开发房地产就已经算是有危险的信号出现了。交房与暴雷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了。
转载请注明:网创网 www.netcyw.cn/b7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