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2023-03-15 12:24:44  36 浏览  0 评论   赞

医院的账户上只剩下2000多元,职工工资无法正常发放。150余名医院职工一夕之间四散东西,最终只剩下上任不过3年的院长王学军和30多名迷茫的职工

来源 | 基层卫生健康

作者 | 东亭

2005年,湘潭市红极一时的国企湘潭电缆厂(简称湘缆)宣布破产,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一个时代痛苦地落下了帷幕。

作为企业福利设立的湘缆职工医院被划归当地体制改革组管理,全体职工买断工龄,变为灵活就业人员。

那一年,医院的账户上只剩下2000多元,职工工资无法正常发放。150余名医院职工一夕之间四散东西,最终只剩下上任不过3年的院长王学军和30多名迷茫的职工。

时代的大浪拍下,有人一蹶不振,也有人迎难而上。王学军在医院生死存亡之际,硬着头皮带领职工走上了改制之路,把湘缆职工医院由一家二级医院转变成了如今湘潭市有口皆碑的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图74496-1:

医院的旧标识依然伫立在门口,与新标识相映成趣

溺水者的稻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991年,湘缆还是湘潭市红火的大国企。王静从护校毕业后,在同学们艳慕的眼光中进入了湘缆职工医院。作为土生土长的湘潭人她以为自己会和父辈一样,在这里工作一生,直到退休。然而,光景却一天一天坏起来。

2001年起,王静拿到手的工资开始逐渐减少,到2005年时,湘缆职工医院与工厂一起破产,“离开还是留下”一下子成了她前半生最艰难的决定。

“医院破产以后,我有关系好的同学在下面县医院工作,愿意介绍我去她们医院。可是,我与老公都是湘潭本地人,孩子刚刚上小学,我哪里舍得走!最后我跟老公商量着,反正他还有工作,我少赚点就少赚点,于是就留下来了。”

说起过去,已成为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的王静脸上带着时过境迁的平静。但中心主任王学军却怎么也忘不了那段艰辛的历程。

王学军1986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即后来的湘雅医学院)。80年代的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王学军加入湘缆职工医院以后,很受重视,很快从医生到主任,又升任院长助理,并于2002年接下了院长的职务。没想到的是,一路顺风顺水的王学军,步入中年后迎来了事业的滑铁卢,担任院长不过三年,医院破产了。

90年代末到千禧年初的这段时间里,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国企大面积破产改制,下岗、买断、外出打工如同今天的网络热词,出现在每一个人茶余饭后的谈话中。社会环境的巨变,超出了普通人的控制,也因此激发了普通人的创造力。

国企改制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湘缆破产后,旗下的产业被不同的部门接管,年轻人可以自寻出路,三四千退休职工却需要有人安置。于是湘缆成立了留守部,处理种种遗留问题。

在计划经济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心中有着极强的集体主义精神,王学军也不例外。面对留下的30多名职工与医院未卜的前途,他毅然扛起大旗,积极争取留守部的支持,靠着给退休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与粗放的养老服务勉强度过了05年到07年的低谷。“那两三年,真的一言难尽。医院就只能挣到一点大家吃饭的钱。”王学军如是说。

2007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并很快出台了相应的文件。王学军敏锐地察觉到了发展的机遇,提出了将医院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想法。

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图74496-2:

2007年“全国示范社区重点考察专家组”到中心考察

由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很多人眼中都有点自降身价的意味,王学军说服众人却没有费太多的功夫,他解释道:“人被逼到绝境里,就什么都愿意干了。”

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后,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在当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了“开荒”,王学军亲自带头,医护人员两人一组,分楼栋包干,一栋栋、一户户上门建档、测血糖血压、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国家公共卫生服务政策。

2007年,国家打击传销的力度还不似今日。居民时常警觉地打量着这些打着免费旗号,拿着小礼品上门看病的人。敲门不应、被人赶走、甚至被人大骂骗子的事儿,王静都经历过,她说:“我们以前在医院,觉得医生、护士也算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所以刚做公卫那会儿,真有点受不了居民对我的态度。”

面对居民的不信任,中心想起了各种办法。送小礼物给居民区的楼栋长,拜托他们带领自己上门开展健康随访;把自己电话号码与照片做成名牌,贴在负责的居民楼里,随时接听居民的咨询电话;在居委会的支持下,不断组织职工进入小区开展义诊……

在中心职工们日复一日的坚持下,2012年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凭借在居民中良好的口碑,被评为了 “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然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不仅仅是口碑,更有新的发展机遇。

在下户走访中,中心敏锐发现儿科、儿保潜力巨大,便从人才入手,返聘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儿科李医生,吸引方圆十里开外的居民慕名前来就诊,儿科门诊量从每天的寥寥数人猛增至一百多人。通过儿保高危儿筛查,发现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生理、病理问题,可以通过康复保健按摩恢复,于是引进专业康复人才,开展儿童游泳、抚触、按摩、推拿等康复项目,年服务人数达2000余人次。

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图74496-3:

李医生坐门诊时,患者总是络绎不绝

随着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民之间的信任不断加深,中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也越来越顺畅。2020年,中心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4.1%,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3.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83.3%;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81.6%;家庭医生居民签约签约率48.43%;重点人群率87.73%;特扶人群签约率10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累的好口碑还给中心带来了患者,中心业务门诊量、住院量逐年攀升,年业务收入从不到200万元提升到1300多万元,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一项的收入就达到300多万元。

“一床难求”的养老中心

上午10:30走进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的书院路社区养老中心,90岁的陈爷爷正和几个老伙计围坐在食堂的大厅里摘菜、聊天。他远远看到中心副主任王静和养老院管理员陈加,赶紧丢下手里的菜,高兴地向她们打起招呼。

17年9月,陈爷爷的儿子过世了。作为一名老兵,要强了一辈子的陈爷爷不愿意再麻烦女儿,便主动要求住进了家附近的书院路社区养老中心。

在这里,陈爷爷一天的生活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天气好的时候,早上吃过饭便会到院子里遛遛弯、晒会儿太阳,吃过午饭小睡一觉,下午可以拉着几个老友打一场麻将。而天气不好的日子,他会在养老中心的走廊散步,再去电视房看看电视,或者去书画室练练字。他告诉“基层卫生健康”:“以前在儿子家里,他有自己的活动,白天经常是我一个人守着空屋子。倒不如这里,医生护士关心我,又有老朋友陪着聊聊天,热闹得多。”

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图74496-4:

中心的前坪的休闲区域

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图74496-5:

老人们在休闲区锻炼

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图74496-6:

老年人在麻将室活动

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图74496-7:

聚在一起看电视的老人

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图74496-8:

书画室里练字的老人

据王静介绍,中心开展养老服务也与企业破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5年,企业破产之后,当时还是院长的王学军与留下的30余名职工守着空置的病房一筹莫展。此时,5名企业退休老职工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医院能够提供养老服务,照顾老同志的基本生活。病房是现成的,稍作布置便可以住人;医护人员都有丰富临床经验,照顾老人日常生活、处理常见疾病不成问题;王学军与职工们简单商议后,很快接下了这个任务。

王静说:“我们院当时很困难,没钱再请人给老人家做饭了。最后是一个门诊护师兼职炊事员,才让养老的工作正式运转起来。”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2016年,中心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投资200多万元,将中心住院部的一楼、二楼改建成了具有50张床位、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医养结合”型康复养老中心。

与一般的养老机构相比,“医养结合”型康复养老机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养、医、康、护”一体化服务,全方位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处理一些危急状况。

养老中心的管理员陈加回忆,去年6月李奶奶就在中心经历了惊魂一刻。

当时,李奶奶正在食堂吃饭,上一秒还跟朋友们有说有笑,下一秒就突然说不出话了,手里的筷子铛的一声掉到地上,人不由自主往椅子下滑去。中过一次风的李爷爷见到这种情况知道情况不妙,赶紧呼喊工作人员。幸运的是,养老中心就在医院住院部楼下,值班医生收到消息后,2分钟内便带着氧气囊赶到现场展开急救。

因为处置及时、得当,李奶奶很快在住院病房醒了过来。医生随后为李奶奶完善相关检查,判断李奶奶是短暂性脑缺血,存在中风的危险,于是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将她转往城中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健康与安全,书院路社区养老中心也下足了功夫。住院部值班室的墙上挂着两个叫号系统,一个连接病房,一个连接老人的房间,老人在房内呼叫,值班医生几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为了防止老年人洗澡摔倒,中心在每一个房间的独立卫生间内都铺设了防滑垫,安装了安全扶手;房间的家具也全部经过了特殊处理,床的高度一般在60—80cm之间,防止老人从床上跌落受伤,其他家具的棱角也全部进行了包裹或者打磨,以防撞伤。

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图74496-9:

住院部的呼叫系统

在老年人保健这块,中心有专门的中医治疗室和康复训练室,有需要的老人都可以使用。在这里住了13年的李爷爷说:“我很喜欢这里的生活,我08年中风后经人介绍搬进来,来的时候坐着轮椅,半边身体行动不便。他们的医生给我体检后建议我做康复治疗,我就去扎针灸、做康复训练,现在我出去散步可以不用人扶啦。”

一家破产医院的逆袭之路

图74496-10:

摆满训练器材的康复训练室

在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力量的支持下,养老中心的服务在当地同类机构中脱颖而出,床位供不应求。2019年,书院路社区养老中心还被当地主管部门作为优秀案例,推荐参加了年第六届“湖湘医院论坛-基层卫生分论坛”。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书院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以涅槃重生,成了湘潭市基层医疗单位的一张名片。王学军表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他们将牢牢把握基层医改政策,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完善内部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加大信息建设投入,多元化融合,不断发展壮大。

—END—

 

转载请注明:网创网 www.netcyw.cn/b74496.html

()
发表评论
  • 昵称
  • 网址
(0) 个小伙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8-2022 小王子工作室 版权所有 滇ICP备14007766号-3 邮箱:yangzy18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