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这么高,要怎么投

 2023-03-16 20:52:05  74 浏览  0 评论   赞

如果在估值低于10买入,分批买入持有至今,收益是怎样的呢?来做个回测,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如何,沪深300指数基金的选择

上篇文章分享了,沪深300指数实现增长源自企业的盈利的长期增长,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可达12%。

01

那么我们怎么投呢?

首先,我们知道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是含分红再投,我们将沪深300成立以来股息率平均值2.11%减去,盈利收益率约是10%。按此来给沪深300估值,PE是10。那么10倍PE就是沪深300估值的锚。

盈利收益率的说法来自格雷厄姆,他用这个方式来给企业估值,比如一个公司盈利是10亿,公司的规模是80亿,那盈利收益率就是10/80,也就是12.5%。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用80亿买下这个公司,那么这个公司可以给我们带来12.5%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就是盈利收益率。

盈利收益率和市盈率的关系就是:盈利收益率的倒数就是市盈率。例如市盈率是20,那么盈利收益率呢就是百分之5。这个就是盈利收益率的概念了。

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这么高,要怎么投

图74986-1:

图1,沪深300成立以来的历史估值

如果在估值低于10买入,分批买入持有至今,收益是怎样的呢?来做个回测:

当沪深300估值低于10PE当月买入1000元,如果PE不高于10,就按月定投1000,高于10则暂停定投,以此类推,持有至今。

回顾过去十年,实际上低于10PE的区间只有2013年6月14日——2014年11月28日,那么回测就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是连续定投,阶段二是持有,结果如下:

连续投入17个月,累计投入本金1.7万,期末总资产2.09万,收益率23.21%,2.09万本金一直持有,到2021年7月30日,期末总资产4.04万,总收益率137.92%,年化回报12.38%。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沪深300指数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在估值合理的时候买入可以获得年化12.38%的回报。目前沪深300估值偏高,并不适合买入。投资收益=本金*持有时间*收益率本金我们选在估值合理时分批买入,总收益曲线相较一次性买入更加平滑,沪深300指数基金的长期收益率12%,后期就是持有时间越长,总收益越高,实现复利增长的曲线。投资越早开始越好,从有收入的那一刻起,就可以通过定投积累本金了。投资如同种树,没有当初1000元的投资,何来后面的4万。4万不会凭空掉下来到你口袋。但如果你选择从现在开始种树,哪怕是一个月500元,长期坚持,小树也会长大。 缺点是,按照上述方法分批买入的金额不多,投入本金不够多。

02

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如何?

除了完全复制指数的基金,基金公司还开发出指数增强产品来增厚收益,有的是增强策略是量化,有的是主动管理,超额收益到底怎么样?我们选两只产品来介绍,

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000311),景顺长城的量化团队全部出自贝莱德资管,基金经理是黎海威,采用的量化+主动管理增强。从增强收益非常明显,2013年10月29日成立以来收益229.98%,沪深300的收益107.99%。该基金在17年进行过两次分红,累计净值3.1450,年化回报达15.87%。同期沪深300年化11.66%。

兴全沪深300增强LOF(163407),兴全基金公司擅长做主动管理,早年诞生几位大咖如傅鹏博,杨东,杜昌勇等在公私募界都有响当当的名气。兴全沪深300的增强收益主要来源于一部分仓位的主动管理,参与定增,配置可转债,打新等,基金规模是50.07亿。从增强收益来看也十分明显,从2010年11月02日成立以来收益149%,同期沪深300收益42.46%,累计净值2.4932,年化回报8.85%,同期沪深300年化回报仅5.27%。

我们把两只增强基金和完全复制指数的指数基金一起做个对比,从13年到现在来看,超额收益还是有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近3年以来的超额收益已经不存在了。

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这么高,要怎么投

图74986-2:

增强指数和完全复制指数基金的对比

从曲线的对比图上看也更加直观,兴全沪深300增强,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易方达沪深300,

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这么高,要怎么投

图74986-3:

10年对比

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这么高,要怎么投

图74986-4:

3年对比

03

沪深300指数基金的选择?

市面上跟踪沪深300指数基金很多,选有代表意义的几只,都是完全复制指数的基金,前三只场内买,后三只场外买,费率也已经列出来了,长期持有选费率最低的。如果波段操作可以购买天弘沪深300ETF联接C。

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这么高,要怎么投

图74986-5: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转载请注明:网创网 www.netcyw.cn/b74986.html

()
发表评论
  • 昵称
  • 网址
(0) 个小伙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8-2022 小王子工作室 版权所有 滇ICP备14007766号-3 邮箱:yangzy18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