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追踪方式后来被香港记者发扬光大,而由于长时间的追踪、守候,非一人所能独立完成,所以这群善用镜头捕捉漏网消息的记者,也就被统称为狗仔队
狗仔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
,源自意大利摄影师PignorPaparazzo。当时,报章杂志的编辑对于明星名人在影楼所拍摄的“样板”照感到厌倦。SignorPaparazzo遂与同事偷拍名人隐私,拍摄地点主要是达官贵人喜欢光顾的罗马著名茶座ViaVeneto,并成功拍得被逐埃及国王法鲁克在罗马韦内托大道推翻桌子,还有与年轻女明星鬼混的已婚男演员挥拳猛击摄影师等照片,大受欢迎。
该词首次出现于1958年,正式翻译名为“追踪摄影队”。
图75344-1:
1960年及1963年,意大利导演费德里柯·费里尼以此为题材拍摄电影,讲述帕帕拉佐(Paparazzi)与一名失意小报记者的故事。在电影《甜蜜生活》中制造出一个名叫Paparazzo的角色,是一个专门拍摄名人隐私的记者。由于题材新鲜,电影票房卖个满堂红,Paparazzi一词变得家喻户晓,成为追踪偷拍的采访手法的代名词。1963年,费力尼的《八部半》再度出现八卦新闻记者的角色,奠定了“PAPARAZZI”形象。
从此“Paparazzi”就成为那些专门搜刮名人私人生活的形象的代名词,正式翻译名应为“追踪摄影队”。
你以为是这个狗仔吗,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文翻译的狗仔队由香港人开创,paparazzi传入香港后,香港人改称paparazzi为puppy(小狗),一来是读音相近,二来此类记者的追踪行为也和狗相似。狗仔队,这个名词是来自香港的警察部门,而非新闻单位,当初更不是指新闻工作者。狗仔队是香港警察 CID (刑警)部门的一个专责跟踪犯人或嫌犯的队伍,由于跟踪的方法高明与锲而不舍的精神甚为可嘉,被媒体揭露及拍成电影情节后一举成名。狗仔队这名词才正式从幕后跃居幕前,成为香港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50年代的香港便衣刑事侦察员擅长以跟踪、窃听的调查方式追踪案件,这些便衣刑事侦察员(俗称0记),并被称为“小狗队”,取意在于狗擅长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随后该词逐渐演化成了狗仔队,随后再传至台湾等中文地区。
图75344-2:
这种调查追踪方式后来被香港记者发扬光大,而由于长时间的追踪、守候,非一人所能独立完成,所以这群善用镜头捕捉漏网消息的记者,也就被统称为狗仔队。
相信大家都认识这个自称是中国第一狗仔的卓伟,这几年来他每天靠着爆料上头条,应该也赚了不少钱了,在我看来他就是个靠爆别人隐私赚钱的小人。在中国,专业追踪明星的“狗仔队”其实没有普通人想象得多,而且其中大部分人并不为人所知。高调自称“狗仔”并高调表示“我是狗仔我自豪”的,卓伟算是头一个。
图75344-3:
公众一面骂他,一面也默认了他“存在即合理”。他爆料时,常会被骂“阴暗”“缺德”“和你有什么关系”,但若是娱乐圈出现大事件,而他没有及时“爆料”,又要被讽刺“无能”“干什么吃的”。许多人骂他,也有许多人关注他。还有许多人,一边骂他,一边关注他。光是微博粉丝就有600多万。
图75344-4:
图75344-5:
在百度等各种搜索器上都能找到他的各种新闻,关于各种明星无下限的爆料。
图75344-6:
图75344-7:
真的不知道他是可气可恨还是可怜。
卓伟喜欢说自己是个有底线的人,他所谓的底线是真实,但他获得这些证据和事实的许多方式,又冲破了社会一般定义的媒体道德底线。而对于道德,卓伟也有一番评价:“八卦是人类的天性,推动这个社会进步的,永远是人性,而不是道德。”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真正重要的是,在你我心中,底线在哪里呢?
转载请注明:网创网 www.netcyw.cn/b7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