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0.jpg|][图1.jpg|][图2.jpg|][图3.jpg|]作为一个优秀的打工人,你需要注意什么?
你要跟对领导;你别太相信狗血偶像剧办公室恋情那一套;更重要的是你得信命,福报总会来,不来你就多考虑:是不是自己没努力?
当然,你肯定很反感这样的PUA话术,六百年前的一位大明打工人也表示很烦,于是他干了不少出格事。
[图4.jpg|]项忠画像 现藏浙江嘉兴博物馆
打工人:身陷囹圄
打工人名叫项忠,后来的他位极人臣,官拜刑部、兵部尚书。可此时他刚刚出道,位卑言轻,还摊上件恶心事。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决定效仿雄才大略的朱家先辈,亲率大军御驾北征蒙古瓦剌,年轻的项忠无奈应召随行。
然而当年中秋,明军大败于瓦剌,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项忠也只得被困于蒙古大营中。
明英宗朱祁镇坐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87413-1:
但项忠显然有所准备。抵达木土堡当夜,他就在明军大营内各处探听消息,偶然听到几个同僚正议论一位叫秃坚的瓦剌人。此人已降明,任职锦衣卫,可他的两个儿子却还身处瓦剌麾下。项忠并不满足于简单吃瓜,次日一大早,他找来左右随军的锦衣卫,详细询问了秃坚一家的情况。
他可能未曾料到,这个小细节帮了他大忙。大明兵败后,瓦剌军中头目找来翻译向明军俘虏问话。项忠灵机一动,谎称自己是锦衣卫中的护驾官。巧合的是,这个瓦剌头目竟然正是秃坚的二儿子。
秃坚子一听项忠“自报家门”,瞬间来了兴致。他赶紧询问项忠自己父亲在明朝的详细情况——这下送命题直接变成送分题:项忠把各处收集的资料拼接起来,进士出身的他想必口才一流,当场完成一篇满分申论。秃坚子闻言大喜,领着项忠面见也先。项忠于是和敌人建立了直接联系。
不过身陷敌营,日子也不可能太好过。文人项忠得负责养马,吃饭也成了问题。他每天找些野菜就着入口“甚秽”的肉充饥——其实有肉吃也不算太惨了,至少应该比苏武强。
他还凭借和秃坚子的关系探听情报。有一次秃坚子告知项忠:我们太师觉得,留着你家皇帝也没啥用。如果你们朝廷派人来迎接皇帝回銮,那我们一定把人还回去。
项忠闻言大喜,整日翘首以盼,结果苦等三个月竟无人前来,于是动了逃跑的念头。
据项氏家谱记载,项忠认为他要是能顺利逃回大明,就可以报告朝廷,请朝廷前往北地迎驾。
[图6.jpg|]
项忠年谱,明万历年间刊本不过这段冠冕堂皇的内心戏很可能只是项氏后人为祖先“贴金”的借口。
事实大概率是,项忠通过秃坚子或其它渠道已经获知,新帝朱祁钰已即位。若还是整日守着北边这位“伪”皇帝,即便大难不死,政治生命岂不也将终结?于是他果断南逃。
[图7.jpg|]
明朝宣府,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狠人:千里逃亡
据《明史》记载,正统十四年冬十二月,(项忠)“挟二马南奔。马疲,弃之,徒跣行七昼夜,始达宣府。”正史中的一句话就透露出项忠的狠劲。
家谱中记载的细节更为丰富。出逃当天,项忠换上蒙古人的服装(没准是秃坚子给的),偷偷从饲养的马匹中牵出两匹——估计是最好的马,选了条不为人知的小路,开始向南一路狂奔。
今天想来,这条旅行线路应该挺浪漫,但项忠肯定无心看风景。这漫漫千里于他而言只可能是一个看不到头的恐怖炼狱,一个能吞噬一切的无边黑洞。项忠快马奔驰,可在连跑四天后连两匹俊马都吃不消了,于是弃马步行。更糟的是,一路上他总能看到蒙古大兵,为求万无一失,他改为昼伏夜出,星夜赶路。
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的项忠,某次翻山越岭、攀援而上,在半道实在饥饿难忍,扑倒在一块大石头上。也许是天可怜见,他忽然看到不远处“松下有物”,似乎是一个被人遗落在路边的块状物。他走近一看,竟然是肉干!于是项忠满血复活。
这块突然出现的肉干十分蹊跷,没准是后人在家谱中“为尊者讳”。若说是狠人项忠饿极,为求活命对人或动物大开杀戒,也并非不可能。
但项忠的狠更加体现在他强大的意志力上。他没有地图,无法导航,不知道自己在苍茫天地间究竟身处何处,不知道前方还有多少无法预知的危险。他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靠星向识别南方,不放弃地狂奔。
庆幸的是,七天之后,明朝的边关——宣府,终于出现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看到一个极其虚弱、邋里邋遢、身着胡服却说着流利汉语的奇葩人员出现在城门口,宣府守军大惑不解,赶紧上报御史张昊。张昊刚刚下令打开城门,激动而虚弱的项忠立即倒地晕了过去,好一会儿才苏醒过来。
张昊见到项忠脚上的小刺、蒺藜有“百数”之多,唏嘘不已。项忠脚伤严重,休息多日依然无法穿鞋下地,卧床静养两个多月以后才终于能起身。景泰元年(1450)二月,项忠还朝复职,重返打工人生涯。
情人:血色浪漫
在一部大型公路片中,英雄配美人才是屡试不爽的经典套路。
少位女主角多少有些缺憾。所幸,项忠同乡谈迁在他的著作中记录下了项忠惊心动魄逃亡之旅背后的女人。
项忠身陷瓦剌大营时结识了一位“胡妇”——或许临危不乱、口才出众的江南俏进士有着和蒙古大汉不同的男人味?总之项忠用他的人格魅力成功挖走了敌军阵营的女人,让她叛变,随自己南逃。
两人在奔走四昼夜之后,吃尽了所有粮食,而此时大明仍相距甚远。蒙古妹子在内心一番天人交战后毅然自尽,将剩下的粮食都给了项忠。项忠最终果然坚持到了宣府。如此“深明大义”的女子让谈迁这样的传统男士人十分感佩,赞其为“义妇”并将之归入著作的“义”卷。
谈迁的记载有一定的可信度。《明史》和家谱都表明,项忠逃亡时牵着两匹马出行,或许暗示了他并非孤身一人。只不过正史和传统社会的家谱是男人的世界,女人没有一席之地——即使她很可能献出了生命。
此外,据说项忠还给义薄云天的蒙古妹子立了牌位。项氏祠堂的旁边有一座白庙,据项忠老家浙江嘉兴当地老人的回忆,白庙就是专门用来祭祀“胡妇”的。——毕竟“野女人”进不了祠堂,这与救没救男人的命无关。
1983年,嘉兴市为了城市建设,拆除了项氏祠堂和白庙,可时至今日还有一处地名“百妙”,即“白庙”的谐音。另有一座桥名为义圣王桥,据当地人讲也是为了纪念蒙古妹子的义举。因此这段浪漫奇缘很可能真实存在。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广田使者
点赞:1
评论:0
标题:摸鱼间隙, 你需要拜拜这位明朝硬核打工人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6572309445968424
侵权告知删除:yangzy187@126.com
转载请注明:网创网 www.netcyw.cn/b87413.html